返回首页

关于地震的

来源:www.ilsnzorg.com   时间:2023-04-12 17:06   点击:2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地震 *** ,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地震(又称地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1963-1998年间全球地震分布目录 [编辑]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隐历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编辑]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灶哪搜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缓梁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一般来说, 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编辑]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编辑]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黎克特制地震规模。黎克特制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黎克特制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于黎克特制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黎克特制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黎克特制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制规模达8.9。 具体参见:黎克特制规模 [编辑]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于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编辑]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编辑]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编辑]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编辑]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黎克特制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黎克特制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黎克特制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编辑] 地震预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着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黎克特制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 *** 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护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在室内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厨房、o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

参考: ***

回答者: patrickchiu07 ( 小学级 5 级 ) 你一定系抄人答案!!!!!!!!!!

地震(又称地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编辑]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一般来说, 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编辑]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编辑]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芮氏地震规模。芮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芮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于芮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芮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芮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芮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芮氏规模达8.9。 具体参见:芮氏规模 [编辑]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义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于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编辑]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编辑]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纽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编辑]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芮氏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芮氏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芮氏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地震预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着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芮氏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 *** 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编辑]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甚么是地震? 土地突然出现震动,称为地震。地震历时通常都不多于20秒。每年地球上发生数十万计的地震,但大部分都很轻微。所有地震都位于板块边界上。由此可证明,地震是板块运动所致。 地震,就是突然而强烈的震动。当地球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地应力(即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波动的震荡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发生震动。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 focus。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地震的成因: 无论板块是相向、背向移动,或是互相擦过,都会受阻于摩擦力,增加岩石承受的压力。压力超越岩石可承受的极限时,岩石便会断裂和位移,因而发生地震。 关于地震: 地震而产生的波动叫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移动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可分为纵波(初波/P波)和横波(次波/S波)两种。纵波传播时,岩石物质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一致,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时,岩石物质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而且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感觉是先颠后晃。o能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L波),是纵波或横波到达地面后,在一定条件下激发起来的次生波,速度比横波还慢。一般当横波或面波到达时,振动最为猛烈,破坏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五百万次地震,平均起来,真是震个不停。幸而,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o占1%左右,能造成伤害的地震更o是其中的极少数,而灾难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o有一次。 什么是板块? 地球可以简单地分成地壳、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可以将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软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质:岩石圈之下的软流圈则是由热度较高的可塑体物质所组成。「板块」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壳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壳有许多裂缝。这些裂缝位在深海的海床上,从裂缝里不断的流出炽热的岩浆。岩浆冷却后,就会凝固成新的地壳。 因为新的地壳不断的产生,就会把原有的地壳向外推挤,于是地壳上的陆地与海洋会跟着底下的地壳一块块地移动。移动时,地壳与地壳下方的地函上层会跟着一起动,所以我们便把地壳连着底下一起动的一部分地函,称作是一个板块。 地球表面主要划分成7大板块,包括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澳板块及南极板块。 台湾的地震特别多吗? 没错,台湾是地震非常多的地方,每年可能有8

000多次的地震。不过每年大约只有一次地震会造成灾害。台湾的地震这么多,是因为台湾刚好位于两个板块碰撞的地方。这两个板块是构成欧洲与亚洲的「欧亚板块」与比较小的「菲律宾海板块」。 事实上,就是因为这两个板块的碰撞,才造成台湾从海洋中隆起,成为岛屿。只要有碰撞就会造成地震。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地震,就没有今天的台湾。因为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还在继续碰撞、推挤当中,所以整个台湾还在不断地升高,当然地震也就会常常发生。 直接性灾害 1.地面断裂:当断层活动沿着断层的两侧发生数公分到数公尺的错动时,就会造成地面破裂、地盘拱起或陷落的情况,地表也会出现规模不一的断裂。如果建筑物的基础正好跨越断层带,那就难免被撕扯,发生扭曲或断裂,使得建筑物倒塌。 2.山崩:断层活动时造成的激烈振动会使邻近断层的地区发生大量的山崩,造成灾害。 3.岩层液化: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使原本吸附在岩层中的水渗出,使岩层「液化」而变得软弱,建筑物的地基因此失去支撑,容易使建筑物产生下沈、倾斜或倒塌的情况。 1906年梅山地震在民雄以西至新港之间所造成的地表大量喷眇,即为岩层液化所形成的一种现象。 容易发生液化的地点通常出现在离震央数公里至数十公里范围内: (1) 河滩及海滩地 (2) 离河岸不远的砂质冲积层基地 (3) 砂质的旧河道堆积地 (4) 位在湖边或其他水边的填士新生地。 4.地陷:发生地陷会损坏一个都会区的沟渠、地下水道、河流两岸的堤防等,甚至导致海水倒灌,对都会区造成致命的影响。 5.海啸:如果断层造成海底的地形变化,则会搅动海水而形成较长的波浪,并向四周传布。地震在大洋所引起的起伏波浪,通常高达数公尺甚至更高,当波浪传到海岸时,因海水变浅而使波浪变得更高,此即为海啸。 1958年于阿拉斯加所发生的地震,山崩引发大量的沙石、泥土灌入海湾而掀起6O公尺高的巨浪。根据记载,1867年于基隆外海发生的地震曾经引发海啸,造成数百人死亡。 ■ 间接性灾害 1.火灾:地震时剧烈的地动将会直接破坏如水管、瓦斯管及电线等,外泄的瓦斯若碰上电线走火或其它燃烧的火苗便会引起火灾。此时由于大部分的水管已被震裂而断水,在无法抢救的情形下便会形成不可收拾的大火。 1923年日本的关东大地震,引起的大火在强风助势之下,造成了超过14万人丧生。 2.水坝破坏:地震时水坝可能因为水库中大量水体的剧烈震动、强烈的地表震动或山崩而被破坏,所引发的 洪水可能对水库下游居民带来比地震本身更巨大的伤害。 3.建筑物倾毁:如房屋倒塌、桥粱断裂、道路坍方等灾害导致人员与财物损失。 什么是断层? 造成地震的力量来自板块的推挤、拉扯或错动:而地震发生的地点,则通常在已有的断层上。 什么是断层呢?断层就是岩层断裂的地方。地表其实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一层层相叠而成的,这一层层的岩层如果发生断裂,断裂的地方就叫做断层。 ■ 断层是怎么产生的? 岩层其实也是有弹性的。我们可以把岩层想像成很厚的塑胶板。我们用力折塑胶板时,塑胶板就会因为弹性而弯曲。当我们非常用力,超过塑胶板所能支撑的程度时,塑胶板的某处会先断裂,然后其他的部分也会跟着一起断。 岩层如果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量,就会像塑胶板一样,先扭曲变形,然后在某一处先断裂。断裂的一刹那,就是地震。这第一个断裂的地方,就是地震发生的地方,叫做震源。随后同一组其他的岩层也会连续断裂,并且弹跳到新的位置。当整个岩层断裂,并且都到达新位置后,整个地震的过程就结束了,而新产生的破裂面就是断层面,穿过地表的一条线,就称断层线。不过断层并不只是一条线状的分布,它通常具有相当的宽度,我们把它称作断层带。 岩层的断裂,当然不如塑胶板折断时的动作那么夸张:但是在区域广大时,对于住在地面上的人们只要有一点点震动就会影响很大。(想想看如果有一只蚂蚁正好爬在断裂中的塑胶板上,会有什么后果。) ■ 怎样的断层容易发生地震? 已有的断层,尤其是有记录的活动断层是很容易再发生断层活动而引发地震的。就像一群累犯,再度犯罪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所谓活动断层,表示这个断层两边的岩层可能正受到力量的推挤或拉扯,因此,从这里继续发生断裂、引发地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究竟哪一条断层是活动断层呢?通常活动断层是指最近(在地质年代中,最近大约指一万年左右)有过移动记录,或者根据某些证据,科学家认为这里很可能在未来发生移动或地震的地方。 但是除了活动断层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仍有其它的断层会引发地震,这道理与社会中除了累犯,还会不断地有新罪犯产生是一样的。

参考: earth.fg.tp.edu/learn/eq/index

地震,就是突然而强烈的震动。当地球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地应力(即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波动的震荡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发生震动。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 focus。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地震而产生的波动叫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移动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可分为纵波(初波/P波)和横波(次波/S波)两种。纵波传播时,岩石物质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一致,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时,岩石物质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而且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感觉是先颠后晃。o能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L波),是纵波或横波到达地面后,在一定条件下激发起来的次生波,速度比横波还慢。一般当横波或面波到达时,振动最为猛烈,破坏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五百万次地震,平均起来,真是震个不停。幸而,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o占1%左右,能造成伤害的地震更o是其中的极少数,而灾难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o有一次。 地震的网页::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 14k 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第一个答的对。

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zh. *** /wiki/%E5%9C%B0%E9%9C%87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