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带够钱。
和带着正确的消费观念。
只要不是更换定居城市,买房不如租房,买车不如租车,买日用品,一律宜家+无印良品。买菜一律本地菜市场。所谓入乡随俗。做一个有素质的过客。
别人还没出国,经费花光了。来了发现各种东西不合适。扔一堆,又买一堆,之后每年搬家扔一堆,回国之前再全扔了。这是所有人的节奏。
我当年就是听信了部分谣言,带的笔和本子,都快10年了还用不完。不是因为耐用。实在是因为国内的东西,比英国便宜的不好用,比英国好用的不便宜。
我觉得吧,各种小道来的消息,说来英国要买这买那的,现在都9021年了,ailepxress比淘宝不贵的年代,本地各种都收银联卡微信支付宝的年代,现场买东西跟网上买东西没啥差价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带啥都是根据中国国情猜测英国国情的情形,带什么都不如带够钱和正确消费观念。
见过带两床羽绒被,然后发现到英国买也就不到两千块软妹币的。
见过带个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结果发现买也不过一千五百软妹币,结果一年半没用,折价二十胖还卖不出去的。
见过带了各种土特产肉制品,结果在机场一顿扔的。
也见过带着辣椒酱进来给朋友们吃的感天动地的。
但是,说起来,怎么都感觉像98年,铁岭市西丰县联合村考上大学的家里殷实二柱子在县城置办去广东职业技术大学的大花棉被。对,要多放棉花。还要带口锅,听说那边的灶不咋好使。
无论男女,出国留学带的东西,超过一个行李箱的,都需要自己检讨。
带一箱子研究资料,旅行合影,作品集,自采矿物收藏品等等的不在限制范围。
就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