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牙买加首位华人是陈八公。
牙买加华人第一批华人于1854年登上牙买加岛。在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大约有200名华人来到牙买加,这些华人主要是来自其他殖民地的再移民。华人在牙买加的社会和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50年后的今天,这些契约华工。他们和中国移民的子孙后代遍及全岛,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 牙买加人口82万,华人占了一万。牙买加的华人尽量保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那些在牙买加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华人已经不会讲华语了,踏进他们的家里,就会立刻感到那是中国人的家。牙买加的华人大多是广东客家人,会烧许多广东风味的家常菜,只不过吃的时候用的不是筷子,而是叉子。 1999年牙买加华侨有数百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牙买加华人华侨在广东的亲属或同乡移居牙买加者),华人约2.5万人左右。他们祖籍多为广东东莞、惠阳、宝安3县,几乎全为客家人。有近万人聚居首都金斯顿,另有1万人居住在安东尼奥港,余则散居各地。英国档案却表明:第一批牙买加的华人直接来自中国。他们与一位圭亚那的英国移民代理商詹姆斯·怀特签订合同,乘坐的是埃普索姆号轮船。这艘船在1854年4月满载着310名乘客从香港驶往牙买加,有267人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这次航行被认为是“英国鼓励直接而自愿的雇佣合同移民的第一次尝试。”这些移民成为牙买加的第一批华人定居者。他们来到牙买加之后被安置在克拉伦登和金斯敦附近的卡曼纳斯庄园,并很快与来自巴拿马的“吸血鬼”和“特雷莎·简”两艘轮船上的205名华工会合。在这472名到达牙买加的人当中,267人是来自香港的合同工,而其余则是来自于巴拿马的契约华工。在第一批到达者中,只有很少人活了下来,比如陈八公、张胜伯、何寿、凌三等。他们都在零售业开创了自己的生意,并成为华人社区的基础。例如,当黄昌刚从英属圭亚那抵达牙买加时,陈八公雇佣他作为店里的助手。
从1864年到1870年,大约又有200名中国契约劳工从其他加勒比岛屿来到牙买加,其中多为特里尼达和英属圭亚那种植园的契约华工。当种植园因自然灾害破产后,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三年合同期。与此同时,美国的农业公司正开始在牙买加投资。华工当时已经具有聪明、勤奋、坚韧和可靠的口碑。在当地劳工缺乏的情况下,美国公司曾专门到特里尼达和英属圭亚那招募契约华工。有些华人应募加入了农业工人的队伍,另外一些人则自愿从特里尼达、英属圭亚那、巴拿马或夏威夷来到牙买加。这些人共有200人左右。在合同期结束后,有些人继续为大公司工作,而另外一些人则开始从事零售业。在19世纪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的中国移民潮发生在1884年,他们是直接来自于中国的契约工人。这批契约华工于1884年5月6日离开香港,在澳门登上“钻石号”,“最后一艘从中国驶往英属西印度的装载契约劳工的轮船”两个月后到达金斯敦。所有的成年人都是由香港代理商雇佣的合同工。这艘船共搭载了501名男性、105名女性、54个男孩、17个女孩,还有3个婴儿,总共680人。这次航程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只有一人死亡,另有三个孩子在船上出生。除了大约有20人来自广东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外,其余均为来自东莞、惠阳和宝安等县的客家人。船上的翻译名叫陈亚维,医生为陈平彰。正是这群人构成了牙买加早期中国移民的核心。